六月號:「向多樣的性說YES」日本的酷兒文化

在美國,六月被稱作是「LGBT Pride Month」,雖然台灣的同志大遊行和日本的同志大遊行也都不在六月(今年東京是2016.5.8,大阪是在十月左右),不過今天就來看看「不一樣」的日本吧!

LGBT society是什麼?

在故事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從頭開始說起好了。

說到「性別」你會想到什麼?「男生或女生」這兩種?當別人在問「性別」的時候,更明確的問法應該要點出是在問「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社會性別」(gender,也有人譯作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除了「非男即女」的二分法外,其實性別應該是一條帶狀光譜,有人比較「偏男/女生一點」,有人可能就在中間或是覺得自己就是其實100%的男生或女生。但其實上述的「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在同一個人身上未必三個剛好都是一樣的。

LGBT分別是Lesbian(女同志)、Gay(男同志,但也泛指喜歡和自己同一個性別的人)、Bisexual(雙性戀)和Transgender(跨性別),這四個英文單字的簡稱。等等,如果你以為只有這樣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的話,那就又落回異性戀思想的圈套了!來到彩虹的世界的第一課就是「什麼都有可能」,因為什麼都有可能,所以沒有必要一定要幫大家分類,不能擅自幫別人貼標籤,也不需要一定要幫自己找到一個適合的「類別」。

不是主流的異性戀,又稱為「性少數」(sexual minority,日文很常用這個詞),除了LGBT之外,當然還是有很多「種類」,LGBT也就可以加長成LGBTQIAA,但這實在是太長一串了,最常見的用法還是LGBT或LGBTQ。而這個Q,有人說是questioning(懷疑的、不確定的)或queer,也就是中文最近還滿常見的「酷兒」。(註:原本queer這個詞是指奇怪的,現在是非主流異性戀群體,又不想硬是幫自己分類的人自我解嘲的詞,queer現在使用程度比sexual minority還廣泛,是中性的詞)

日本的sexual minority

隨著台灣已經有八個縣市(人口數超過75%)開放同性伴侶註記,日本也是地方行政單位跑得比中央單位還快,在台灣最多人提到的例子就是東京的澀谷區和世田谷區,但其實關西還有兵庫縣寶塚市和三重縣伊賀市(希望下一個就是大阪的淀川區了!)

和台灣不太一樣的一點是,日本人「看得到」的sexual minority(因為今天在聊酷兒,就入境隨俗都用日本人常用的sexual minority了),不是「男同志」或「女同志」,而是以跨性別和「其他」,在LGBT社群當中屬於比例更低的族群sexual minority。(補充:LGBT大概佔總人口7%,而不是男同志、女同志或雙性戀的比例只有0.3%)

在台灣的電視上也許大家都有看過已經出櫃的同志,也有很多同志會主動參加談話節目「讓大家看見」,但在日本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另外日本有很多彩虹社群的聊天聚會(不知道台灣是不是也有不少,畢竟自己之前沒有特別去注意),這些聊天聚會主要都是由地方自治單位和民間機構合辦,或直接由民間的諮商中心主辦,但參加成員真的清一色以「不是男同志、女同志或雙性戀」的「酷兒」為主,這真的是滿有趣的現象。


遠近馳名的日本酷兒們

電視上的男大姊和「無性別男子」

有看過《男女糾察隊》的人也許都對「男大姊」這個詞不陌生,原本這只是指男同志裡面個性比較女性化,會自稱「姊」的男生,但現在講到電視節目上的「男大姊」,它的範圍還包含了男跨女的跨性別和「女裝」(日文的女裝專指喘穿女裝、打扮成女生的男生)。電視上的「男大姊」們幾乎可以說是一般日本人平常唯一能夠「看見」的LGBT,而這群「男大姊」們的出現,並不表示日本人對LGBT的接受度很高,DON’T ASK, DON’T TELL,對於日本人來說這只是娛樂節目,只是一種戲劇效果而已。

連續兩年獲得「不管他說什麼都不會生氣」獎的マツコ (以下就用音譯「松子DX」來稱呼他,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中譯。)雖然在台灣真的很少關於松子DX的消息,老實說我也是到了大阪之後,覺得這個人怎麼廣告接這麼多,到處都能看到她,但我卻真的不認識她是誰。先讓大家看一下她的照片:

マツコ・デラックス:怒られたい著名人、2年連続であの人気者が1位に http://zasshi.news.yahoo.co.jp/article?a=20160606-49226423-woman-life

你看!這麼有特色的藝人絕對看一次就印象深刻啊!但是我真的在台灣從來都沒有看過松子DX啊!

這個女生可能不只一點壯碩,電視上的松子DX講話聲音很低沉,走一種講話很嗆辣的路線(想像一下日本人學小S說話方式就對了)轉了一圈,終於揭開松子DX的真面目了。

一次參加兵庫縣川西市的sexual minority讀書會時,聊到日本藝能界的男大姊們,突然聽到「但大家好像很難理解Matsuko不是男大姊」。Matsuko是誰?當時的我只對松子DX的外觀有印象,但並不知道他的藝名(日本的平面廣告不像台灣都很喜歡印上藝人的簽名),過了很久才突然發現居然就是他!!

松子DX的藝名就和我的筆名一樣是用片假名(關於片假名的二三事都在有點久之前的九月號 ),其實松子不是女生,他只是穿著女裝的男同志(日文:「女装ゲイ」,日本人看到「女装」這個詞絕對先想到的是穿女裝的男生),而且這個穿著女裝的男同志被連兩年獲選為「不管他說什麼都不會生氣」獎,而且會喜歡松子DX特別受女生歡迎,因為他總是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大家面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松子DX能連兩年如此受大家信賴的原因。但其實,松子DX他自己曾說過他只有在節目上才會穿女裝,對他來說穿女裝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興趣的樣子。

在那之後,開始是專注在看松子DX的談話節目(以前總是直接轉台過去,因為談話節目即使很專心聽,也總是有有聽不懂的地方),「優太郎君」(ゆうたろうくん,這是我自己音譯的)正好就是我第一次看松子DX節目時的專題主角。 下圖左到右分別是優太郎君和「りゅうちぇる」(Ryucheru,這發音太特別到沒有對應的漢字,於是就用拼音了)的推特截圖。不知道大家這時的第一個念頭又什麼呢?

左到右分別是優太郎君和「りゅうちぇる」(Ryucheru,這發音太特別到沒有對應的漢字,於是就用拼音了)的推特截圖。

Ryucheru是自封genderless的出道藝人,優太郎君則是號稱最可愛二手衣服飾店店員。也許現在日本藝能界又正值第二波的LGBT風潮 ,不知道現在台灣的電視能不能看到這群「比女生還要可愛」的genderless不只是中性的男生嗎?

(因為已經花了不少篇幅了,從這裡開始會加速一點)

寶塚、歌舞伎

寶塚是地名,也是全日本最有名的女子歌劇團名稱;歌舞伎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整個劇場的表演者只有男生。寶塚相信,只有女生才能完整描繪出少女們想像的愛情世界,所以所有男生的角色全部都由個子較高的女生出演;歌舞伎則是因為曾經發生過「擾亂社會道德的事件」,自此所有的女生角色也都由男生出演。一個象徵融合西方歌舞劇和芭蕾舞的新形態日式歌舞劇,一個是日本傳統藝能,意外地都有一股濃濃的酷兒磁場啊!

順帶一提,當時我和洋人們一起去看歌舞伎的時候,他們一致表示「故意演的」女生實在太爆笑太不自然,還有刻意學的聲音也是怪的很誇張。我自己是覺得真正的女生根本就不是這樣,應該是說「像女生一樣」不應該有所不一樣啊。(延伸影片:《這個影片重新定義了”像女孩子一樣”這句話(中文字幕)》 )

BL和「腐女子」

感謝唐立淇在網路直播上的「出櫃」,「出櫃」這個詞本來就是說出自己最深沉的祕密,所以勇敢地和大家說自己就是腐女也是一種出櫃,這真的是很新鮮的說法(和日本友人分享大家也都覺得很酷)。雖然「出櫃」這個詞並沒有很直接負面的意思,但使用範圍的擴大,確實可以讓整個社會看見並接受更多的「不一樣」,在這點上我非常支持各個領域的人一起大聲說出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一起向世界出櫃吧(笑)

BL是boys’ love的簡稱,「腐女子」是指對於BL情有獨鍾、喜歡一次看兩個帥哥(她們說這是一石二鳥)、在現實生活中也喜歡把BL情節投射在生活周邊的人身上(內部的行話:「腦補」)事實上,BL的粉絲(耽美文化)主要是腐女們而不是男同志,一個在乎的是一次看兩個帥哥配上浪漫的情節,男同志們想看的只有……比較激情的部分吧(笑,但這是事實),所以讀者群不太一樣。大家如果想要更認識腐女們的異想世界,歡迎GOOGLE尋找唐立淇出櫃的影片,真的是從頭到尾把腐女文化解釋得一清二楚,大家也可以「看見」腐女們當談到自己興趣時的樣子。

要特別講到這個是因為,加拿大出櫃女演員艾倫佩姬(Ellen Page)近期製作了一系列節目《GAYCATION》,每一集會到不同國家去尋找她的LGBT夥伴,其中第一站就是來到日本(影片連結: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3vzauc )。這一集的節目裡面,除了我剛才介紹的男大姊和最近興起的genderless男子,真的幾乎把日本的酷兒文化都拍進去了,只是很可惜的是,當Ellen Page遇到了願意和她分享自己生活重心的腐女們,Ellen Page並沒有想要去理解他們、去了解BL和酷兒文化的關係,正如Ellen Page自己在開頭說的:她要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去找出L、G、B、T。(延伸閱讀:施舜翔,〔艾倫佩姬的同志之旅:「真正」的同性戀與消失的日本腐女〕


第十屆關西酷兒影展

最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幾乎全程參與的關西酷兒影展。雖然我一直和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插身而過,但我可以說的是相較於TIQFF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的規模,關西酷兒影展比較像是學生社團的活動。

這是我的門票(free pass),大阪和京都兩個會場的通票,兩個會場都各三天,但我都各去週六和週日而已:一早去一早回,在京都根本就是夜宿京大一晚(稍後在解釋)。

關西酷兒影展有趣的地方在於,今年日本推出的酷兒影片少到六天展期只有一部,所以今年的特集是pink wash、慰安婦和「華語」為主題。放映展場外有個慰安婦議題的特設展示廳、電影放映前會有司儀的小小自白時間(以「我的性別是我的東西,你的性別是你的東西」為主題的三分鐘演講,原文是「私の性は私のもの、あなたの性はあなたのもの」,但是中文只打「性」感覺有點太刺激了,就我聽完很多版本的感覺,覺得翻成「性別」比較好)、特集的影片在放映後會有座談會(導演訪談或電影內容相關的小型發表)。

花一個小段落的篇幅來介紹華語特集。關西酷兒影展的工作人員有兩個中國人和一個會說中文的日本人(不少中文影片都是他翻譯成日文字幕的),大阪場次的映後座談是和中國導演skype(因為中國政府不發出境許可啊),但京都場次的電影座談會港台導演都有到會場(所以那時候為了這些遠道而來的貴賓們,所有影片都有即時中文同步口譯)。原定的映後座談會只有一個小時,但其實清場之後,大家都匯聚在會場外的小帳棚繼續聊起來,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不同的國籍但都用中文講著自己國家的事真的很有趣(如果有日本人加入的時候,當然我們會特地簡單的翻譯成日文讓他們聽懂啦)。忘了講到什麼了,我只是像口頭禪一般很平常的講出「幹嘛比爛的!」這句我很常講的話,結果中國人整個暴怒一直再說「那北韓呢!你把北韓放哪裡了!」,覺得是很有趣回答,可能中國人的心中北韓也是很強大吧(笑)

既然是酷兒影展,如果這裡不是gender friendly的環境,那還有哪裡是呢!通常台灣都會說成「性別友善廁所」 (因為有華語特集,所以會有中文標示,也有提供即時中文口譯),這張照片是京都會場的標示,在大阪會場的中文標示是寫成「不分性別的洗手間」。

之所以會說真的很像學生社團的活動,除了像這樣的標示都是純手工之外(不少影片的日文字幕也都是他們自己翻的),京大的會場真的是一個充滿自由氣息的地方,如果有看過吉卜力工作室的《來自紅花坂》,這裡就是動畫裡的「拉丁區」,什麼都沒有但什麼都有可能。

一開始有說到,我幾乎是夜宿在京大一晚是因為,5/21晚上是free night,連播六部電影從晚上十點半到隔天上午五點,一個進會場前天是黑的,出來天已經亮了的概念。上圖是京都會場內的樣子,因為有free night,所以會場中間的座位就是一塊墊高的草蓆,大家各自為政自己找一塊舒服的地方趴著或躺著(不是free night也是有很多人就把這塊區域當家裡的沙發一樣)。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我當晚的床墊了:

真的是剛好一個人躺在上面,配合著電影院昏暗的燈光,睡起來正舒服(笑)。

除了展期那幾天,我之後還有和關西影展的工作人員們見了兩次面,很有趣也很好玩(但同時也想著這裡不是京大嗎!這群人怎麼有辦法每次都在幾乎已經可以說是廢墟的地方待上這麼長的時間),下次也許就是在台北的同志大遊行相見了吧(笑)

「向多樣的性說yes」Say YES to sexual diversity.

原文刊載於【清華大學諮商中心】駐日小編專欄
上線時間:2016年7月12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