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在日本】回顧COVID-19疫情之初,其實不需要緊急開發HER-SYS系統?

大家還記得日本厚生勞動省在疫情第一年(2020)緊急開發了 HER-SYS (Health Center Real-time Information-sharing System,日文全名為: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者等情報把握・管理支援システム系統,希望能電子化確診者資料申報流程,卻搞得一團糟嗎?

(站上關於 HER-SYS 的介紹分散在很多篇,但最知名的負面事蹟大概是 【武漢肺炎在日本】東京都還在用傳真機統計確診人數會害藍芽接觸APP形同無用 這一篇)

隨著疫情已經暫時劃下一個逗點,可以好好檢討這段時間危機處理方式,才讓一個問題浮上檯面——其實 2020 年根本不需要另外花 50 億緊急開發 HER-SYS。

備了卻沒用到的FFHS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團隊記取 2009 年 H1N1 新型流感的教訓,開發了一款專門應對傳染病病例資料的 FFHS 系統(症例情報迅速集積システム),而且 FFHS 在 2014 年初版完成後,每年定期和地方政府與厚生勞動省進行數次實戰演練,微調系統設計,就是為了希望能在疫情爆發時派上用場。但在 COVID-19 疫情爆發之初,卻沒有人想到可以直接用這款專門應對疫情的資訊系統,「為什麼不用 FFHS 要另外開發 HER-SYS」成了一大謎團。

《讀賣新聞》報導指出,厚生勞動省在 2020 年 2 月發文指示當年開發出 FFHS 系統的研究團隊,立刻微調 FFHS 成 COVID-19 使用的版本,但最後引進的卻是在同一時間緊急開發的 HER-SYS。 《讀賣新聞》訪問到當時的負責人,厚生勞動省的負責人說,當時厚生勞動省內一片混亂,所以不知道具體的決策過程;當年負責指示下級開發 HER-SYS 的副大臣橋本岳則說,他當時沒有接到 FFHS 的資訊,如果知道 FFHS 具備實際需要的功能,只需要微調的話,也許就會採用 FFHS。

HER-SYS成第一線負擔

如果緊急開發的 HER-SYS 夠給力,那也無妨。但就是這個 BUT,緊急開發的系統不像花了 7 年時間評估過的系統,讓這個緊急上路的 HER-SYS 反而成為第一線人員的累贅。

當年負責開發 FFHS 系統的北見工業大學奥村貴史教授説,過去負責處理傳染病資料的系統,都因為單筆案例必須要填入的項目過多,造成公部門的負擔,所以 FFHS 在開發時就縮減成只要填 7 項;但 HER-SYS 單筆資料卻要填 120 個項目,光是輸入一個案例的資料就要填 20-30 分鐘左右,完全沒有記取過去公部門負擔過重的教訓。

也因為 HER-SYS 要填的資料太多,第一線接觸患者的醫療院所根本沒空慢慢填資料,再加上大家不熟作業系統,接連發生填寫錯誤的狀況,所以需要把資料通通傳真到所屬地方的保健所補登資料或確認資料內容。但保健所也沒這麼多人力可以一筆一筆填,還遇上來自各地的傳真量過大,保健所傳真機大塞車的狀況,種種因素造成確診者們沒有辦法即時取得需要的醫療資源,有些人等不到醫療資源就因此死去。

如果是 FFHS 的話,只需要填確診者年齡、首次出現症狀的日期、目前有的症狀、是否有接種過疫苗或變異株的種類等,而且全部只需要填數字或勾選,一定能在 1 分鐘內填完 1 人份的資料。不僅如此,FFHS 還可以配合各地方的現場狀況,有不同的資料輸入方式:直接開網頁版表單、使用試算表軟體讀取資料,或是親手填完紙本資料後,搭配光學辨識系統可以自動讀取資料內容,直接轉換成電子資料檔。

北海道獨自採用北海道版FFHS

7 項 和 120 項差很多,但 7 項真的就夠了嗎?資料越仔細,應該可以分析出越多資訊?如果拿這個問題問北海道,答案是 FFHS 的 7 項真的就夠了。

HER-SYS 因為資料太多,各地方政府如果想要分析當下的疫情狀況,要從一堆資料中找出需要的內容,太花時間。但 FFHS 只有 7 項,而且是從之前就有進行演習,所以對於公務員來說操作起來比較熟悉。

實際上,北海道在 2021 年 8 月就改用北海道特別版的 FFHS,讓北海道能即時掌握哪邊發生群聚感染,判斷是否需要立即派遣醫生前往當地協助。不過因為中央還是使用 HER-SYS 統計確診人數,所以北海道後續還是有使用 HER-SYS 補上必備資訊,只是第一時間判斷疫情趨勢是使用 FFHS。

在北海道負責處理 COVID-19 疫情的人見嘉哲技監告訴《讀賣新聞》,如果不是使用 HER-SYS,而是從一開始就使用 FFHS,對於保健所及地方政府來說負擔少,很快就能搞定了吧。

後疫情時代回歸NESID

實際上,HER-SYS 在這段時間也經歷過數次調整。原本 HER-SYS 上單筆資料要填 120 項,到了 Omicron 變異株爆發的第 7 波疫情時,已經在去年 6 月 30 日改成只要填 7 項必要資訊即可。但還是趕不上確診者的人數,所以才又在 9 月 26 日改成只針對重症患症做疫調,輕症患者的資料不一定要上報。

隨著 COVID-19 疫情稍微告了一個段落,厚生勞動省在去年 10 月推出了以 HER-SYS 為基底的新款傳染病監測系統 NESID(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日文全名為:感染症サーベイランスシステム),作為 COVID-19 以外的傳染病資料系統。(編註:NESID 是 COVID-19 疫情前原本就有的系統,只是 NESID 沒有辦法對付 COVID-19 這種特殊狀況,所以是 NESID 和 HER-SYS 並用)

新款 NESID 以 HER-SYS 為基底,主要是因為保健所或醫療院所已經習慣 HER-SYS 的作業模式,不過 NESID 還是有幾個特點和 FFHS 很類似。包括:只要填 7 項必要資訊,引進光學自動辨識系統,可以把傳真過來的手寫資料直接轉成電子資料檔等。此外,NESID 為了減低第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部分資訊可以由患者本人透過智慧型裝置自行輸入。

NESID 目前已經應用在猴痘、梅毒的傳染病監控上,COVID-19 從明天(5/8)起降級成 5 類後,也會改用 NESID 管理。


參考資料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