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縣產海瓜子產地造假惹議,日本養殖水產適用的「長時間法則」是什麼?(2022.4.10 最後更新)

近日,日本爆發熊本縣產海瓜子(あさり)產地造假風波,抽驗發現多數掛「熊本縣產」的海瓜子其實是中國產。消息一出,北海道產的海瓜子價格飆漲,熊本縣產的文蛤(ハマグリ)則連帶遭受波及,應聲下跌。目前熊本縣政府已宣布熊本縣產的海瓜子暫停出貨2個月,直到問題釐清為止⋯⋯

【武漢肺炎在日本】日本的科技防疫:東奧在即卻還沒上路的オリパラアプリ(奧運APP)

各國在COVID-19疫情下,都會強化入境檢疫,日本當然也是如此。最基本的做法包括:要求所有入境旅客都要 14天居家檢疫,但各國在如何落實「確保所有入境旅客都有關好關滿 14天」,則各有自己的一套。例如:臺灣就有以手機訊號配基地台為基礎的「電子圍籬 1.0」。

然而,像電子圍籬這樣的做法,其實有賴電信業者願意和大政府合作,以及民眾的支持,並非各個國家想做都可以辦到,日本就是其中一例。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仍想靠著(自以為強大的)科技產業,企圖塑造日本版科技防疫很成功的故事,很可惜目前看下來沒有一個劇本成功。

Read more

日本最高法院首度認定同志伴侶也是「內緣」關係

2019年9月,一對女同志伴侶因為其中一方的「不貞行為」告上法院,當時宇都宮地方法院真岡支部認定,就算是同志伴侶,只要有共同生活的事實,適用於異性戀「內緣」關係的法律保護也能適用在同志伴侶上。

隨後,這起案件上訴二審,東京高等法院在隔年(2020)3月確定同志伴侶相當於「內緣」關係,出軌的一方必須要賠償戴綠帽的另一半。

近日(2021.3.17),最高法院第二小法庭駁回出軌方的上訴,出軌方確定須損害賠償原告 110萬日圓。

關於「內緣」的介紹,請參考舊文《千葉市伴侶制度不只LGBT連異性戀「事實婚」都能申請,到底「事實婚」是什麼?

Read more

【武漢肺炎在日本】嫌COCOA功能太少,19歲學生打造「三密checker」APP

「現在是三密!」

在小池百合子的宣傳下,一夕間廣為人知的「三密」:密閉(密閉空間)、密集(人潮密集)、密接(與他人密切接觸),成為COVID–19疫情下最新流行語。為了要降低傳染風險,盡可能遠離「三密」空間成為疫情下的新常態。

但要怎麼樣才知道現在所處的空間是不是「三密」呢?

Read more

【武漢肺炎在日本】大阪四天內募到30萬件的雨衣,現在去哪了?

在日本醫療資源最吃緊的 4月中旬,大阪市長松井一郎在鏡頭前呼籲民眾捐出家裡沒用過的拋棄式雨衣,供醫療現場作為防護衣替代品。大阪市在短短 4天內就募到 30萬件雨衣,成為一時佳話的背後,其實很少人注意到大阪市的雨衣故事還有後續⋯⋯

Read more

【武漢肺炎在日本】確診患者失聯可以通報警方找人,人權與疫調該如何取得平衡?

由於近日COVID-19確診患者失聯的事件層出不窮,厚生勞動省於 22號向各地方政府指示,今後若地方保健所判斷情況有需要(例:撥打緊急聯絡電話不通、去拜訪當事人住處、老家或辦公地點都找不到人),可以向警方報案陽性患者行蹤不明,要求警方協助確認陽性患者所在位置。

當地保健所請求警方協尋COVID-19陽性患者時,會提供警方當事人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日等個人情報。由於這些確診患者的個人資料只在行政機關間傳遞,故並無違反日本《感染症法》的保密原則。

Read more

【武漢肺炎在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疫情拉警報,確診個案年輕人居多

日本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東京都從 6月下旬每天新增 50例COVID-19確診個案,到 7月起變成每天新增 100例左右,更從 7月9日起連續 4天每天新增破 200例,在單日確診人數上已經超過 4月高峰期的數字,日本的下一波疫情正式到來。

不過,日本現在這波疫情和前一波(3月下旬到 4月)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次絕大多數的新增確診患者都是 2、30多歲的年輕人,有不少人都是因為配合疫調(和確診患者有接觸史)進而抓出來的無症狀感染者。可以說,目前這波確診患者之所以會集中在年輕人,其實是因為終於有認真在做疫調,匡列和確診患者有接觸史的人,擴大檢驗的結果。前一波(3月下旬到 4月)疫情最險峻時,負責疫調的單位已經忙不過來,根本沒有辦法針對每一個確診個案好好調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