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

【版主有話說】廣島與長崎原爆和平紀念儀式的「雙標」風波

圖為 2023.5.18 在廣島採訪時拍的照片

今年正值二戰結束 80 週年,台灣有望首次獲邀列席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但你知道「獲邀」的背後,其實和烏俄戰爭、以哈戰火有關嗎?

刊載在《轉角國際》的文章,談的就是廣島和長崎的原爆和平紀念儀式(和平式典),如何在烏俄戰火與以哈衝突下,成為大國角力場,迫使廣島和長崎必須「再度調整」邀請方式,進而創造出台灣參與的機會。

文章篇幅較長,而且從初稿完成、到廣島確定邀請台灣,這中間又增加了不少內容,所以拆成上下兩集。幾乎一口氣整理了這三年來的所有發展,特別是關於去年的風暴有相當詳盡的記載(應該也是華文世界首篇完整講述「雙標風波」始末的文章了)。

這兩篇文章,打從撰稿之初就知道內容並不討好,不是台灣主流社會想要聽見的聲音。但依舊希望能夠透過這兩篇文章,代大家換位思考:

台灣代表必須列席,這原因很簡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當時在廣島和長崎就有不少台灣人受到核武波及,成為核武受害者;長崎醫科大學培育了非常多台籍醫師或醫療人員,這些台灣人不只是核武受害者,更是在災難當前不分你我,努力救助與照顧核武受害者的英雄。

在這場災難當中,台灣人是受害者,也是盡心盡力出力相救的一員。我們不能讓前人的犧牲和努力白費,這場紀念、追悼罹難者的儀式上,必須要有台灣。同時也希望日本及台灣政府能趁這個機會,公布台籍核武受害者的人數。就算是只有領取俗稱「手帳」的被爆者健康手冊人數也好,必須先讓台籍被爆者的存在被看見,才能有更多資訊與故事被挖掘出來。

關於台籍被爆者的故事,可以參考先前發表在《端傳媒》的舊文:廣島核爆「在外被爆者」: 被遺忘的殖民地出身者,權利救濟的漫漫長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