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

【特別企劃】當台灣的「理組女生」遇上日本的「理科女子」,原來理工科的世界長這樣

Photo by Chokniti Khongchum on Pexels.com

說到「理科女子」你會想到什麼呢?「理科女子」在日文裡面指的是,選擇理組、就讀理工科系的女生。中文雖然不像日文這樣有一個專門的詞語用來形容「理科女子」,但在日常對話中偶爾也會聽到「理組的女生⋯⋯」,或是用「文組的女生⋯⋯」來對比不是文組(所以就是理組囉?!)的用法。

到底,理組女生的真實世界是不是和外人想的一樣呢?台灣和日本的「理科女子」又有哪裡不同呢?這次特別找來台灣的理組女子代表和日本的理組女子代表,要來聊聊身為「理組的女生」在求學階段會遇到的大小事。

【台灣代表】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17級畢、現在都在大阪大學念碩班的郁婕和詠庭

〖日本代表〗
大阪大學理學研究科碩二的藤原和佐藤

下一頁:台日學制長一樣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opening

台日學制長一樣

【郁婕】
我知道日本的學制和台灣一樣,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大學四年⋯⋯,但我不知道日本到底是什麼時候分文、理組啊?

〖佐藤〗
高一下學期的時候會選組,然後高二重新分班的時候,
就會把選文組的分在同一班,選理組的分在同一班。

【郁婕】
那跟台灣一樣耶!在台灣,我們也是高二的時候分文、理組。
雖然說是文、理組,但其實是分成一、二、三類組。
第一類組就是所謂的文組,二類和三類都是理組。

〖藤原〗
二類和三類都是理組的話,這兩個差在哪裡?

【郁婕】
第二類組是日文的理組扣掉生物,第三類組就是加上生物。
是說,大家當初為什麼會想要選理組啊?

〖藤原〗
家族裡面很多人都是念理組,
覺得自己理所當然也應該朝理組的方向走,所以就選了理組。

【詠庭】
我很不擅長社會科和國文科,作文怎麼寫成績都很爛XDD
雖然覺得歷史故事很有趣,但怎麼考也都很爛,
剛好數理的成績也比較好,所以就選了理組。

〖佐藤〗
我也不擅長歷史和經濟,再加上想學生物才選了理組。

【郁婕】
我的話和藤原比較像,就爸媽都是理組的,
剛好自己數理的成績也比較好,就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應該選理組。

但是現在回頭看會有一點後悔,很想和當初的自己說,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能二分成文組和理組,
有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這樣一分為二的。

下一頁:理工科的性別比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郁婕】
是說,阪大理、工學院的男女比是多少啊?
我的感覺上,女生選化學或生物類的好像比較多。

〖佐藤〗
感覺上好像是這樣,理學院的話好像數學、物理的女生就比較少。
那工學院呢?

【郁婕】
工學院的話,環境類的女生會比較多,機械類的女生就會比較少。

我和詠庭以前在清大的時候,在清大和竹教大併校之前大家都說,
清大男女比是七比三,但如果看理工科系的話,
我們工科系這屆共 113人,但只有 17個女生。

七比三的那個三成,都是人社院、科管院的女生人數撐出來的。
阪大的話應該外國語學部女生比較多?

〖佐藤〗
這應該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找到(開始搜尋)

(我們決定直接上網找阪大和清大各個科系的性別比。出乎意料地是,阪大外國語學部的女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多,而且經濟學部的男女比竟然和理學院差不多。)

上表第一欄是阪大 11個學院的名稱,第二欄是該學院最多可以容納的學生總數,第三欄是實際上在籍學生總數,最後一欄括弧中的數字,則是在籍學生總數當中的女生人數。(網站來源

【郁婕】
等等,為什麼是特別把女生人數標示出來?一般來說不是應該同時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寫出來嗎?而且這還是阪大的官網耶!

【詠庭】
對啊,我現在查清大的性別比,就是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分別列出來之後,再加上女生所佔比例。阪大這個怎麼會只標出女生。

兩位日本代表瞬間被台灣代表考倒。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的結論:可能是因為在日本,女生唸大學的比例比較低,所以才會特別把女生標出來⋯⋯吧?

根據日本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最新的資料,平成 29學年度(2018年入學,2019年公布資料)的男女升學率,有 55.9%的男生高中畢業後會念到大學,但卻只有 49.1%的女生會念大學。如果將 8.6%選擇唸短期大學的女生加進來看的話,女生的大學「等」升學率就有 57.7%。

【詠庭】
日本的大學升學率感覺好低喔,在台灣的話基本上大家都會念到大學。

【郁婕】
應該是說,在台灣的只要有考試就一定能考上,
只是學校的排名的好壞,或是不是自己想念的科系的差別而已。

〖藤原〗
大家都能考上是一回事,考上之後還有學費要付,
每個家庭狀況不一樣,不會有經濟壓力嗎?

【郁婕】
學費再怎麼比都比日本便宜吧(笑)

下一頁:「理科女子」=被句點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郁婕】
是說,妳們平常會自稱自己是「理系女子」嗎?
或是有沒有被叫「理系女子」的經驗?

〖佐藤〗
好像只有被附近的歐吉桑問說現在在學校唸什麼,
解釋完自己的科系之後,就會被說:「那這樣就是『理系女子』呢」

【郁婕】
這樣對話不就結束了嗎!根本直接被句點。

〖藤原〗
應該是不會說自己是「理科女子」啦,
更應該說根本就不會特別強調自己是「女子」。

【郁婕】
我想也是,通常自我介紹的時候只會說自己是理科的,
沒事不會講自己是「女子」。

【詠庭】
我和別人說自己念理科的時候,都會被說:
「欸~女生唸理科很少見耶!一定很吃香哦~」(其實並沒有好嗎!)

【郁婕】
詠庭妳都是和別人說自己念材料科學嗎?

【詠庭】
對啊

【郁婕】
那難怪,因為我都是說我念核工,所以我收到的反應都是「唸核工這件事情很稀奇」,接著就會問「所以你是擁核還是反核」,而不是在意我是女生。

*編註:清大工科系裡面可以細分成很多組,材料和核工都是其中一組。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郁婕】
我想聽聽看妳們覺得自己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佐藤〗
說得誇張一點的話,大概就是早上起來的時候會先量好水量再燒開水,
泡茶的時候也一定會算好時間吧?
但就覺得這已經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還有聊的話題不太一樣,具體說不出來是什麼,
但就是覺得和文組的聊不起來。

【郁婕】
我懂!我大學畢業之後,做了幾份工作都比較文組,身邊的人也都是文組的比較多,真的會覺得有時候說話頻率對不上來,我也說不出來是哪裡怪,但就是覺得哪邊怪怪的,聊不起來。

下一頁: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理科女子」=被句點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郁婕】
以前在學校啊,因為女生很少(清大和竹教大併校前),
所以女生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每次辦活動的時候,像我們這種男生比較多的科系,
就一定會去找女生比較多科系的合辦。

每次這個時候我都覺得理工科的女生根本就不被當成女生來看,
因為大家口中的「女生」指的都是「女生比較多的系的女生」。

這時候就會覺得原來自己真的是「理工科的女生」啊。

【詠庭】
這樣講有點太誇張了啦,系上比較正的女生還是會被當成女生,
而且這也因人而異吧,不是所有男的都這樣。

【郁婕】
我們學校還有校園金字塔

【詠庭】
對對對對對

〖藤原〗〖佐藤〗
?!那是什麼

【郁婕】
金字塔最頂端是「學妹」,接下來是「學姊」,
第三層是「學長」,再來是「校狗」,最後才是「學弟」。

〖佐藤〗
這樣大一的時候不就是人生的巔峰

【郁婕】
這是女生的情況,女生在大一的時候是巔峰,
但大一的男生在金字塔最底層,還排在校狗之下。

【詠庭】
這些都是我們一進到學校就會一直被學長姐提醒的事情。

【郁婕】
是說教室座位啊,不是通常大家第一次進到教室之後,
基本上整學期都會坐在同一個位置嗎?

〖佐藤〗
嗯,日本也是這樣。

【郁婕】
理工科女生就很少,所以大家坐哪裡一看就會知道。
在台灣男生們都會說,女生都很愛坐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圈圈。

〖藤原〗
朋友坐在那裡的話,就會去坐在朋友附近啊。

【郁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這樣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郁婕】
其實在這次訪問前,我有在社群網站上問一下台灣朋友的意見,
蒐集大家想問日本「理科女子」的問題。

有一個國小自然科女老師問說:
「日本的理科女子也會要化妝後才出門嗎?」

因為在台灣,大家對於理工科女生的印象就是
「理工科的女生都不化妝」、
「理工科的女生穿著品味很糟、都不太打扮」啊之類的。

我個人是真的沒有在化妝啦。
在日本的話,我的感覺是這跟是不是「理科女子」沒有什麼關係,
而是女生出門就要化妝。

〖藤原〗
嗯,這真的和是不是理科沒有太大關係,
像我們生物系或化學系的女生都會化妝。
只是化學系她們不能穿有跟的鞋子、不能穿袖口比較長的衣服,
也不能戴隱形眼鏡,有服裝上的限制。

下一頁: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郁婕】
是說,妳們會怎麼看「理科女子」這個詞啊?

〖佐藤〗
不是很喜歡這樣被特別強調是「女子」,
就很像之前很紅的「育休男子(イクメン)」,
明明照顧自己孩子本來就是應該的,
卻特別幫這些會幫忙照顧孩子的爸爸貼上「育休男子」的標籤,
來強調他們這樣很棒,但爸爸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啊。

【郁婕】
我懂!「理科女子」其實就和一般沒什麼兩樣,
卻被貼上「理科女子」這個標籤,把「理科女子」區隔開來,
這個詞用久了好像就會變成真的,
這樣就很難改變大家對「理科女子」的刻板印象。

〖藤原〗
我倒是覺得「理科女子」這個詞很中立耶,
雖然不會特別說自己是「理科女子」,
但就覺得這個詞是指念理工科系的女生,沒有好壞之分。

【郁婕】
喔?

〖藤原〗
以前高中的時候家裡有訂一套叫做「理科女子(リケジョ)」的雜誌,
只要填地址就會免費寄到家裡。

雜誌裡面就會介紹各種相關科系的內容,內容上還不錯,
對於選填科系時滿有幫助的。
而且因為它的目標客群就是準備考理工科系的女生,
真的會讓讀者覺得說女生真的可以唸這些科系。

【郁婕】
升學指南應該不用特別分男女吧?讓想要念理工的人都可以參考這本雜誌的話,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說真的是想要推廣「女生也可以念理工科系」這點,沒有必要整本書的內容都只有女生吧?只要讓照片的性別比均衡一點,有男有女,應該就能達到「任何人都可以念理工科系」的效果?

(聽藤原的描述,實在是令人太好奇這套雜誌的內容了,所以馬上搜尋這套雜誌的網站)

截圖自講談社出版的「理科女子(リケジョ)」雜誌官網
最近她們還有推出名為「Rikejo STEM Lab.」線下活動,活動照片清一色都是這個不得去哪訂製的滾桃紅邊實驗衣。

【郁婕】
嗚啊啊啊啊啊,這個我不行,這東西性別刻板印象太重了。

〖佐藤〗
全部都是粉紅色的很讓人崩潰耶~

【郁婕】
我也是,我不討厭粉紅色,
但我最討厭「女生就是要粉紅色」的想法。

以前小學的時候,忘了是要發什麼東西,
粉紅色的數量剛好和女生人數一樣,老師就說什麼女生給粉紅色,
男生可以任選另外兩種顏色。
我那時候超生氣,堅持說我不要粉紅色,
最後是一個超愛粉紅色的男生跑來和我換,兩個人換完之後都很開心。

而且你看這個網站,模特兒身上的白袍實驗衣居然有滾桃紅色邊,
這種東西根本市面上就沒有賣,
這個髮型根本就沒有辦法進實驗室啊!

下一頁:後記

快速跳至>>台日學制長一樣/
/理工科的性別比/
/「理科女子」=被句點/
/覺得最像「理科女子」的瞬間/
/清大的校園金字塔/
/日本的「理科女子」會化妝嗎/
/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回上一頁:被標籤化的「(理科)女子」

後記

這一次找來清大和阪大的好朋友大聊以前在學校的種種,滿意外地是感覺日本「理科女子」不像我們在台灣很常感受到性別不友善的氛圍。可能是我和詠庭太敏感,或以前的清大(現在我不知道)真的太誇張,但也可能是這次找來的日本代表平常就不太會注意這些事。例如:像我和詠庭真的是隨時有人問,都可以回答得出系上或清大(和竹教大併校前)的性別比,但藤原和佐藤不曉得是沒在記,或沒數過,兩個人都講不出來男女比大概是多少。

當初會想要做這個企劃,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打破外界對「理科女子」的想像,理工科的女生和「一般的女生」沒有不一樣,不需要特別貼上這個標籤,特別將理工科的女生區隔開來。雖然說中文裡面,不像日文有「理科女子」一個專門的詞用來描述理工科的女生,多數人可能也覺得在性別議題上台灣比日本友善許多,但其實在我們環境周遭,還是有很多看不見的性別壓迫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社會不再是以非男即女、不是文組就是理組的二分法,來看待這個世界,讓更多人可以輕鬆自在的做自己。

本文特別感謝阪大STiPS同期好夥伴藤原和佐藤,還有從高中以來就一直陪伴在身邊,大學同班,現在又一起在阪大相遇的詠庭。

*詠庭是清大 2019/9-2020/8到阪大交換一年的交換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