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前往版主的個人部落格 ↩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

  • 主頁
  • 關於我
  • 最新文章
  • 文章分類
    • 日本政治
      • 中央・地方選舉
      • 地方 vs. 中央
      • 政策・新法上路
      • 行政改革
    • 日本社會
      • 社會福利
      • 勞動權利
      • 幼托/保
      • 教育、考試
      • 法律爭議與訴訟
    • 時事話題
    • 在日外國人
      • 外籍移工
      • 留學生(語言學校)
      • (特定)技能實習生
    • 大阪地方新聞
      • 大阪維新之會
    • 性/別(LGBTQ+)
      • LGBTQ 🏳️‍🌈
      • 性教育 sex education
    • 自然科學與科技
      • 科技發展與社會
      • 輻射與核電
      • AI 人工智慧
  • COVID-19特集
  • 捐款支持 💰
  • 主頁
  • 關於我
  • 最新文章
  • 文章分類
    • 日本政治
      • 中央・地方選舉
      • 地方 vs. 中央
      • 政策・新法上路
      • 行政改革
    • 日本社會
      • 社會福利
      • 勞動權利
      • 幼托/保
      • 教育、考試
      • 法律爭議與訴訟
    • 時事話題
    • 在日外國人
      • 外籍移工
      • 留學生(語言學校)
      • (特定)技能實習生
    • 大阪地方新聞
      • 大阪維新之會
    • 性/別(LGBTQ+)
      • LGBTQ 🏳️‍🌈
      • 性教育 sex education
    • 自然科學與科技
      • 科技發展與社會
      • 輻射與核電
      • AI 人工智慧
  • COVID-19特集
  • 捐款支持 💰

【閒聊】關於Clubhouse的想法和活動預告

24 2 月, 2021 作者: 張 郁婕(CHANG, Yu-Chieh)

章節目錄

  • 使用中國技術 ≠ 中資
  • 關於聲網的兩種懷疑論
  • 所有有裝麥克風,又可以連上網路的東西都要注意
    • 「聲控」很酷,但代價就是你的個資
    • 已經存在於網路上的「我的聲音」
  • 問題出在Clubhouse沒有解釋清楚它會不會錄音
    • 可能會像行車記錄器的運作模式
  • 一個在對的時機用現有資源拼湊出來的軟體
  • Clubhouse是公開場合,不是通訊軟體
  • 結合不同社群平台優點的可能性
  • 活動預告:暫定 3/9 晚上同步直播
black lg android smartphone on white computer keyboard
Photo by William Krause on Unsplash

使用中國技術 ≠ 中資

從 Clubhouse 在台灣和日本爆紅以來,就有很多人在討論 Clubhouse 的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的聲網(Agora),所以擔心「Clubhouse 有中資疑慮」。

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企業開發的技術,不等於是中資。中資指的是,是由中國企業或政府出資這間公司(例如:Clubhouse),但目前並沒有任何跡象可以判定,Clubhouse 背後是中資。

關於聲網的兩種懷疑論

我有聽到一種懷疑論的說法是說,Clubhouse 使用的是中國企業開發的技術,所以很擔心會「送中」——像是zoom那樣,擔心在zoom上的視訊內容,會被送到位在中國的伺服器「審核」。

也有一種懷疑論是說,Clubhouse 使用的是中國的聲網,聲網很有可能是藉由提供這樣的服務,大量搜集人聲資料,特別是像 Clubhouse 是實名制,可以很明確地蒐集特定帳號的聲音特質,這麼一來就有助於他們(可能是指聲網,也可能是指中國政府或其他中國企業)未來去開發人聲辨識系統。

所有有裝麥克風,又可以連上網路的東西都要注意

先回答第二題,確實,以聲網和Clubhouse的性質,他們如果想要這麼做的話,是有可能辦到這件事。但是,可以這麼做的,不會只有聲網或Clubhouse。

今天有在使用智慧型音箱/喇叭的人,不管是Google的還是Amazon的智慧型音箱,其實Google和Amazon如果想要這麼做的話,他們也可以做到蒐集大家聲音特質的這件事情~那為什麼你就會去質疑聲網和Clubhouse,而不會去質疑Google和Amazon?只因為他們是美國企業?

你知道嗎?Google之前就做過商品已經上市一年多了,才和消費者說他們有在Nest Secure加裝麥克風一事,真的是很荒謬(請參考施典志這篇文章)

如果大家擔心自己的聲音會被蒐集,平常在使用科技產品時就要更小心,特別是同時具有麥克風(可以蒐集聲音)和上網功能(可以把檔案上傳到雲端)的所有產品。而不是因為Clubhouse使用的是聲網的技術,才想要到擔心這件事。

「聲控」很酷,但代價就是你的個資

我個人到目前為止,是絕對不會使用號稱可以「聲控」的家電、科技產品,我就連siri、語音輸入的功能都不使用。

我知道聲控這件事情很酷,可能也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幻想,覺得只要出一張嘴就好了真的是懶人的福音。但是這個可以偷懶(可能只是不用從床上爬起來拿個遙控器)背後的代價,就是你的個資安全——你的聲音,很有可能就這樣被IoT產品錄製下來,送到某個你不知道的伺服器裡。

已經存在於網路上的「我的聲音」

再來是,我其實不擔心,應該是說我沒有道理去擔心「自己的聲音會被Clubhouse蒐集」一事。因為我有在錄podcast(雖然很久沒更新了),我也開過直播、上傳過影片,所以如果要蒐集我的聲音的話,其實網路上已經有很多這些資料,只是好不好被分析的問題而已(例如:如果是影片的話,可能會有複數人的聲音疊在一起,音軌沒有分開,就會很不方便辨識是誰的聲音)。

基本上我如果有在做podcast的話,特別是單人的podcast,只要不要有太多音效或背景音樂,就會是用來訓練AI人工智慧很好的素材,而且這些素材還是我自己上傳、公開到網路上的。

所以我沒有道理去擔心「自己的聲音有可能會被Clubhouse蒐集」一事,因為我自己已經自己把自己的聲音,而且是相對很乾淨(對電腦來說)的音檔上傳到網路上了。

問題出在Clubhouse沒有解釋清楚它會不會錄音

回到第一種懷疑論的說法,擔心Clubhouse使用聲網,所以資料可能會「送中」一事。確實,Clubhouse在這方面我覺得他沒有說明的很清楚。這邊的問題其實是在於,Clubhouse本身會不會「錄音」?

Clubhouse的使用條款是有說,假如說你今天檢舉一個房間,它就會幫你蒐證、錄音。所以Clubhouse是一直都有在背景錄音嗎?還是只有當你檢舉之後,才會幫你錄音??

通常大家遇到狀況,需要反應客服的時候,等客服回應都需要一點時間。如果是像Clubhouse這樣,是即時、現場LIVE的場景,錯過了就沒有了~你要先通報Clubhouse,再等Clubhouse幫你錄音蒐證,這怎麼會來得及?所以我個人合理推論是,Clubhouse應該是有在背景錄音的,只是它這個音檔會存放多久的問題而已。

可能會像行車記錄器的運作模式

我覺得這就很像行車記錄器。行車紀錄器這個東西,它就像是以前早期的錄音帶,它就是在你開車的時候一直錄一直錄一直錄,但是因為它記憶體容量有限,不可能讓你讓你存無限長的時間(我想也沒有人會想要邊開車還要一直換記憶卡),以前的錄音帶是你錄完一捲之後,你要自己翻面或是倒帶到最一開始,然後把已經不需要的內容洗掉,行車記錄器會自動把舊的內容洗掉,所以就沒有需要一直換記憶卡的問題。

我覺得Clubhouse的運作模式應該是比較像這樣,就是他可能會在背景錄音,但是只要過了一段時間沒有人檢舉,他就會把舊的內容洗掉,或是大家把房間關掉之後,Clubhouse就會把錄音內容刪掉。這是我的猜想啦~從系統設計來想,這麼做比較合理,對於Clubhouse後台來說也不用花太多伺服器去存放這些音檔。

一個在對的時機用現有資源拼湊出來的軟體

以上是我個人就Clubhouse資安問題上的看法。但其實說老實話,我完全可以理解Clubhouse為什麼使用聲網當作他們的核心技術,因為他們去年開發Clubhouse的時候沒有核心技術人員啊~

假如說他們是真的有心想要自己研發一款自己的應用程式,應該要有自己的開發團隊可以研發核心技術,這樣才能一直去改變、調整他們的服務品質。

老實說,我看到Clubhouse的使用條款什麼的居然是用notion建的,就會覺得這個團隊的人連自己架個網站都懶了,他們真的打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想要自己研發核心技術的意思。就是一個靠賣點子,用現有的資源在對的時機拼湊出一個新型態的社群軟體,如此而已。

如果Clubhouse他們真的有野心要打造出一款新型態的社群軟體,核心技術絕對是要自己掌握,也不可能會連個網站什麼的都沒有。

Clubhouse是公開場合,不是通訊軟體

撇開上面這些疑慮(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什麼特別的資安疑慮,說老實話),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使用者的心態。

Clubhouse的房間有分公開房(open room)、社交房(social room)和私人房(closed room) 這 3種。你如果以為只要不是把Clubhouse的房間設為公開,就是很安全的對話空間,這其實錯很大!

社交房絕對不是私密空間,因為你or你的朋友進去哪間社交房間,都會被知道,這就不是一個私密空間。私人房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因為Clubhouse不是一個加密的通訊軟體,你如果想要和三五好友閒聊敘舊,請使用像是LINE、messenger、Skype⋯⋯之類的通訊軟體。

大家在Clubhouse上面講話的時候,其實是要意識到這是一個公開場合,如果把Clubhouse當成一種通訊軟體,可以和朋友大聊特聊的話,就是一個很大的誤會。

結合不同社群平台優點的可能性

說了這麼多,我其實並沒有排斥,或是要大家不要使用Clubhouse。Clubhouse有它特殊的地方,我也從Clubhouse上有很多新發現,例如:認識了在有Clubhouse之前不可能說到話的新朋友,或是見證到媒體轉型的時刻,這些都是在沒有Clubhouse之前無法辦到的事情。

我知道有些人很介意Clubhouse目前只有iOS才可以使用一事。我認為不管是哪一個社群軟體,只把主力放在一種社群軟體,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雖然Clubhouse是有規定,除非取得房間裡的人的同意,不然房間裡面的內容只能留在房間裡。但是我真的覺得同時經營數個平台,和Clubhouse的使用者條款並不相左。

就很像大家直播的時候,可能會同時使用Facebook和YouTube,如果是同一個人/團體產製的內容,他當然可以把自己產製的內容,分享在他經營的其他社群平台上。

我很喜歡Clubhouse這種,可以很方便舉辦座談會,甚至什麼隨時開放聽眾call-in的性質,這是其他社群平台難以做到的。那要怎麼樣才能讓非Clubhouse用戶也可以參與其中呢?我這段期間一直在觀察其他人的做法。

活動預告:暫定 3/9 晚上同步直播

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其實就是同步開直播(當然,Clubhouse的房間名稱會很清楚的標示同步直播)。我也有在規劃邀請名單,希望可以玩出不一樣的花樣,只是沒想到Clubhouse感覺快要退燒了XD

總之,在這個邀請名單還在默默籌備的狀態下,決定先預告 3/9晚上(可能是日本時間晚上 9點、台灣時間晚上 8點),會開Clubhouse房間+Facebook粉絲專頁同步直播,聊聊 3.11 十週年。

有在使用Clubhouse的朋友,可以先追蹤「yuchieh」這個帳號,這樣到時候就可以在線上一起聊福島復興的話題。沒有Clubhouse的朋友,也可以透過Facebook粉絲專頁的直播底下留言,就可以一起參與討論囉~

本站推出月刊電子報【石川悄悄話】,每月 15號,它會將「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當月最新內容,或後續新聞追蹤報導,直接推送到你的電子信箱裡!

>>> 按此訂閱電子報 <<<

現在在下列平台,都可以找到「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喔
臉書粉絲專頁/噗浪 Plurk/推特 Twitter/Medium
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Firstory/SoundOn/KKBOX

站內相關文章

分類 科技發展與社會、評論 標籤 clubhouse、個資安全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文章導覽
【閒聊】接觸者自主提醒APP/社交距離APP
【評論】不滿鄰居太吵就PO網,日本「道路族」是什麼?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

關於本站

原本是「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但寫著寫著發現社會黑暗面的主題好像遠多於「好玩有趣」的內容。

文章散見於【DQ地球圖輯隊】、【未來城市@天下】、【卓新電子報】、【關鍵評論網】等。

關於作者

「石川カオリ」是筆名,有時也會使用本名(張 郁婕/CHANG, Yu-Chieh)寫作。

畢業於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共生學系的グローバル共生學講座多文化共生碩士班、清大工科系。現職為網路媒體新聞編譯,曾居日本大阪,現已搬回台北。

FOLLOW US
  • Facebook
  • Twitter
  • Medium
  • Instagram
  • Spotify
2017 - 2022 年 ©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載入迴響中...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